即使开一家最小的书店,也是一项投资。投资是否可行,将来前景怎样,不能仅凭我们的感觉和理想,而是需要进行客观的商业评估。商圈调查就是评估工具之一种,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力的依据。 在商圈调查时,最需要了解清楚的是: 1、社区基本形态,如文教区、办公区、商业区、住宅区、或是混合型等等; 2、区域人群结构,包括稠密程度、主要教育与职业状况、一般收入水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; 3、商业情况,统计该商圈内各种商业店铺的种类与数量,他们的经营规模、经营状况(包括人流量,商业气氛,卫生环境,普遍服务态度,一般业绩)、平均房租、商业人员工资水平等等。 按照上述项目,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份“商圈调查表”,据实填好之后,这个区域的商业情况基本上就一目了然了。 我们计划中的书店,在未来能否生存,与它周边的社区气质息息相关,目标区域人群的消费习惯,更将对书店经营产生巨大影响。所以,只有客观调查之后,我们才可以确定该商圈是否适合开书店,或者应该开一家什么定位的书店。 (显然,地处偏僻、人流稀少,或者主要人群的教育、收入、消费水平较低的地方都不合适开书店。——给一味只想找低租金铺面的朋友提个醒。) 有了“商圈调查表”,我们现在可以对计划中的书店做一个更加明确、具体的定位了。——即确定书店以后的主营方向,判断以哪些类别的图书备货,乃至于向什么类型的出版社或供应商采购图书。 商圈的社区形态、周边环境与人群结构各不相同,书店的主营方向也就相应不同。以下分类可供参考: 1、办公区(附近有较多机关单位、写字楼等):以经营财经、企管、社科、职场、文学、励志类图书为主; 2、商业区(附近是商业街道、有较多商业店铺):以经营文学、艺术、社科、财经、企管、旅游、少儿类图书为主; 3、住宅区(附近主要是居民住宅、生活小区等):以经营生活、实用、少儿、文学、休闲、报刊类图书为主; 4、文教区(附近有大、中专院校):以经营外语、学习、考试、科普、计算机、文艺、社科、历史类图书为主;(中、小学附近的话,因以中、小学生为购书主体,主要经营教辅材、卡通、漫画等。) 当然,以上定位仅是首期备货前根据商圈调查而来的初始定位。书店开业以后,需要不当然,以上定位仅是首期备货前根据商圈调查而来的初始定位。书店开业以后,需要不断地对实际销售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,逐步调整、精确定位——将销售比例高的图书类别加强,销售比例少的类别相应减少。